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 
老革命家如何“拒礼”
发布人:齐凯  发布时间:2020-06-11   浏览次数:1765

自古以来,中国就以“礼仪之邦”著称,在社会生活中提倡“礼尚往来”,成为中国人的根深蒂固的潜意识。但人际关系是复杂的,如果“受礼”的一方手中握有某种公权力,那么“礼”和“贿”的分际其实是很难把握的,正常的人情来往和违纪违法之间也很容易仅隔着一层窗户纸。

党的干部如何避免在“礼尚往来”中被别有用心之人围猎,做到洁身自好、防微杜渐,老一辈革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。

一次,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、后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的龙飞虎送给他一筐新鲜橘子。周总理知道后说:“我不需要。”他让秘书了解到这筐橘子价值25元,便嘱咐说:“给他寄50元钱去。”秘书说:“是25元,寄去50元,多余的他会退回来的。”他说:“多余的让他处理,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,这样以后他就不再送来了。”既接受了同志的一片挚诚,又无声地传达了坚决拒礼的态度,令人不得不赞叹周恩来处理问题之细腻。

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,陈云副总理在某市的公务刚结束,正准备乘火车返回北京。当地的干部看到陈云同志非常辛苦,为表达敬意,商量带一些东西上火车。由于早就听说陈云拒收礼物的态度是“不可商量的”,因此,仅仅带来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,陈云一行对此毫无所知。直到火车即将开动,秘书肖华光才得知此事,肖华光婉言请他们将东西带回去。但当地领导的态度却很坚决,说这根本不算啥。肖华光将此事向陈云做了汇报,并建议说,对方如此盛情,不如按照市场价格,把这些东西都买下来,也不违反规定。陈云详细听完汇报,果断地说:“不能开这个先例,有第一次,就会有第二次,以后就阻止不住了。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,要和他们说,他们的心意我领了,但东西我绝不能收。”

开国大将王树声特别喜欢喝家乡大别山地区的绿茶。上世纪六十年代,家乡麻城去人给在京的本籍首长每家送来几盒茶叶。他先是欢喜不已,后是眉头紧锁,暗暗发愁,最后还是表示不收。来人说:“这只是家乡的一点土特产哦。”他仍然不为所动:“你们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,我是坚决不能收的!”但因为他确实太爱喝家乡的茶了,他真的舍不得让来人再拿回去,于是就硬给了八十元现金将几盒茶叶买了下来,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才三百四十元。

三位老革命家“拒礼”的小事,给我们深刻的启示——共产党人绝非不讲人情,不通“礼数”,而是党的干部必须要有大情怀、大境界、大担当,时时刻刻要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从根本上戒绝庸俗的人际关系。礼物虽小,一旦收下,很容易从“下不为例”变成“积习难改”,最后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,这方面的惨痛教训已经太多太多了。

几年前习近平同志就在中纪委全会上告诫广大党员干部,廉洁自律一定要从“慎始、慎初、慎微”做起,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。老革命家“拒礼”的做法,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深思,从我做起,严于律己,在人际交往中正确看待“礼”,严把“廉”关,筑牢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。  

(来源:安徽省纪检监察网 )


 

地址: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文昌西路22号

皖南医学院后勤管理处 版权所有 241002

  • 物业报修电话:3932422(滨江校区)
  • 3932636(赭麓校区)
  • 咨询建议:3932410 
  • 宿管咨询、教室及会议室申请:3932095
  • 餐饮咨询:3932413
  • 水电缴费、空调维修:3932089
  • 维修咨询:3932415
  • 医保咨询:3932451
  • 赭麓校区咨询建议:3932012